《风景园林》2020-04刊首语 | 郑曦:种植与生境
全文刊登于《风景园林》2020年第4期 P4-5
种植与生境
过了惊蛰,万物萌发,又到了山花烂漫,春意盎然的时节,一直到清明,都是踏青的好日子。《诗经》中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讲的本是古人离别时的场景,但风格意境寄托于树枝摇动带来的亲近之意,由此“杨柳”代表的惜别之情持续了近3 000年。钱穆先生说这带着性灵的比兴,就是诗的境界。有了这样源自植物的诗意,种植既是生存,也成了生活中花园、树林与园林营造的传统。
大致和《诗经》同一时代的《荷马史诗》中记述着奥德修斯(Odysseus)进入雅典国王庄园中歆羡地观赏由清泉灌溉的梨、石榴、苹果、葡萄、无花果等高大果木以及枝繁叶茂的橄榄树、争奇斗艳的花草构成的植物景致。而彼时雅典已在广场、体育场、学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植物的设计与种植。成行的梧桐树、橄榄树、柳、杨等为市民露天进行活动提供了舒适的遮阴。哲学家柏拉图(Plato)也曾因为广场上梧桐树的树荫而赞美它。诗人品达(Pindar)把古代奥运会举办地种植的橄榄树描述为“宙斯的小树林”。据推测这种橄榄就是“王冠橄榄”,按照传统,奥运会冠军的胜利王冠就是用这种橄榄树枝编成的,这一体育精神的象征延续至今。
伴随着种植,园林的营造表达着对自然生机与活力的赞美。颐和园在玉澜堂到宜芸馆之间的夕佳楼,是傍晚时分面西观赏湖景的地方,上挂对联“隔叶晚莺藏谷口,唼花雏鸭聚塘坳”,描绘的即是夕阳下一派生机活泼的自然景象。这里提到了水中种植形成的生境对水禽鸟类的吸引,生动有趣,相得益彰。
孙筱祥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《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》中有1/3篇幅讲种植设计,其中有一段关于月光下植物配置的论述:“在月光下,红花变为褐色,黄花变为灰白,白花则带着青灰色,淡青色和淡蓝色的花卉则比较清楚。因此举行月光晚会的夜花园,应该多用色彩亮度较强,明度较高的花卉,例如,淡青色、淡蓝色、白色、淡黄色的花卉。在月光下,花卉的色相是不可能丰富的,为了使月夜的景色迷人,补救色彩的不足,最好多运用具有强烈芳香的植物”,进而提到作为生境的要点“自然界的显花植物中,许多虫媒花,由于蛾类都在夜间活动,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,许多夜间开花,在色彩上虽然大都是白色、淡蓝色或淡黄色,但都是有浓烈的芳香以吸引昆虫”。此段讲述了融合色彩、芳香、生态习性的种植对月光下夜花园动人景色的生境与意境营造。
作为营造的材料,设计师需要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地形、土壤、气候和它的形态与生态学特征;还需要了解植物的潜力,如生长的速度、最大高度和宽度以及成熟时的特性等,也要知道它单株的形式,更要熟悉它们组合起来的样子。事实上植物在种植前就存在了,它们是在不断生长和变化中的。这也意味着种植工程不会完工,需要我们持续养护与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,评价其对提升生物多样性的贡献,对增进人与自然、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贡献。今天的种植设计和生境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,种植在表达自然美、艺术美的同时也以生物、生态学的知识作为支撑,这样的植物体系也是整个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。
种植实际上给予了我们一种期盼,不断生长与四时流变的期盼,生境营造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期盼;同时,植物的美丽也在不断地感动着我们。种植并不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,而是塑造了它。
本刊主编:郑曦教授
2020年3月16日
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《风景园林》2020年4期
扫描下方二维码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
微信编辑 刘芝若
微信校对 刘玉霞
声明
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
未经允许禁止转载
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
欢迎转发